前言: 我想我的以下文章在台灣是非主流。我也相信台灣跟新加坡會繼續在自己的軌道上朝不同方向前進。
===
近來新加坡的經濟突飛猛進(參見 亞洲四小龍 2000-2014 的經濟表現),新加坡大學畢業生起薪平均約為72K,而我常被台灣朋友問台灣為什麼比新加坡薪水低這麼多? 大部分的人都會歸因於新加坡政府的廉能和高效率。 我會說兩國極端的民主制度才是更深一層的原因。 因為如果只是政府組織跟政策的不同,台灣可以輕易的抄襲任何一個新加坡的政策。 但由於台灣的政治現實,幾乎每一件新加坡的政策在台灣都很難推動。 在台灣,民主自由似乎被定義成人民的權力甚至凌駕法治之上,沒有人好好反思人民擁有每一種自由對台灣的利弊得失。 本文希望能讓更多讀者明瞭到如果台灣希望有新加坡一般的經濟成就,應做的是減少非專家干預政策的自由。 新加坡的成功是建立於許多台灣與新加坡平民反對的政策,例如都更,開放移民,自由貿易協定,或是開賭場。 新加坡的成功絕不是因為新加坡政府給人民比台灣還多的自由。 台灣如果不嘗試改變現行過度自由的制度,台灣永遠不能擁有新加坡的高品質政府官員與政策。
台灣不成熟民主演變成只要少數夠多人就可以透過媒體放大聲音綁架多數。 台灣人民把"民主"兩字無限上綱到少數人反對的政策就不能推動。 這樣的情形下,就算有跟新加坡一樣優秀的政府官員,也推動不了有爭議性的政策。 優良的民主制度應該要賦予政府官員足夠的權力在任期內去推動政策,任期到了依照表現好壞決定留任與否,這樣才能發揮民主的正面功效。 在新加坡的制度下,民主、媒體自由、政治自由、一般言論自由、人權、財產權是獨立且不一樣的觀念。 這些觀念在台灣被神格化到忽略了這些觀念跟幸福快樂、經濟成長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新加坡人就是在上述的權利上做了不同程度的犧牲才換來了世界罕見的高經濟成長跟高財富。 對"民主"最直接的諷刺就是很多新加坡平民也是反對政府的政策,但是與台灣不同的是他們不容易直接干預。
新加坡的政府管理方式可以簡言為"現代化企業管理"。 新加坡公民就像是股東。 他們雖然有所有權但是沒有經營權。新加坡人是有投票自由可以換掉常年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就像股東可以靠投票換掉董事一樣。 有趣的是他們每年的稅單上真的有一項等同"股利"的政府盈餘退稅。 新加坡是世界上極少數國家可以有制度的讓國家萬中選一的菁英進入到政府部門做事 (詳見 新加坡的優勢(一): 廉能政府官員那來的?)。 而且當那些優秀人才在做事的時候,不用應付媒體的斷章取義也不用在國會受到劣質民代的無理質詢跟謾罵。 這些官員就像大公司的員工一般有績效獎金跟考核升遷的壓力來督促他們制定良好的政策。 從管理學的觀點,這樣的體制才是最有效率的治理方式。 也因此新加坡可以迅速推動建造兩座巨型賭場、無數次的都更、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等爭議性政策。 筆者2007年中到新加坡任職時,兩座巨型賭場都是一片平地。 新加坡政府全部使用外勞趕工在2010年初就建造完成。最民主自由的台灣到今天連賭場地點都還在爭執未定。新加坡在2008年就與中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只花兩年。都更使得新加坡可能是世界上外觀最新的大城市,而且70-80%的新加坡公民都有比台灣一般公寓漂亮但是價格還更便宜國宅可住(詳見 台北與新加坡的房價所得比)。
企業如果用了錯誤的方式去經營,市場競爭會自然淘汰管理不善的企業。 而世界上沒有一個大企業是用天天罵小孩的方式來監督執行長。 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執行長簽約或是做重大決策要每一項都向股東或是員工報告。 股東要干預或是批評管理階層只能透過董事會或是年度股東會。 這證明了至少在商場上,代理人加上從上而下的獨裁制度是最有效率的決策模式。 國家間如果經濟競爭輸了,結果會是造成經濟成長減緩與失業率上升,這是台灣的現狀也證明台灣的制度已經輸給其他三小龍的制度。韓國的情形也很有趣,韓國雖很民主但是經濟趨動是三星現代LG等國家級巨型企業為主政府為輔。換言之,新加坡的成功是靠企業化經營政府,韓國像是直接以巨型企業取代政府在商場上的角色。台灣的體制在商場上甚至是一無是處,中小企業在世界上被大企業欺負,政府又被立委媒體牽制無法發揮作用。 台灣近15年的執政成果不好不是藍綠總統的能力問題,根本的原因還是低品質民主與過度自由。不同的讀者可以想想,那台灣還要多久才能選出一個"好的總統"可以推行改革? 總統要改革,反對的媒體人民跟立委又會輕易同意嗎?
最後,如果四十歲以上的台灣人都可以好好回想一下,現在的台灣比二三十年前民主自由多了是事實。 台灣的經濟成長低多了也是事實。 台灣人該反省的是這些年來多擁有的每一種權利與自由到底給台灣帶來了什麼好處? 不是每一種自由都帶給台灣正面的好處。 不談錢,台灣人的幸福感跟快樂就增加了嗎? 台灣人常被批評因為封閉所以欠缺國際觀。 有國際觀就會知道世界各國經濟強弱演變。 很多亞洲人一直自我矮化以為歐洲國家比我們民主先進,但是現在除了北歐跟德國之外大多數歐洲國家都因為提供過多社會福利而深陷財政危機。 印度常被拿來跟中國相比。 印度還多了英語為母語還有跟英美列強比較親近的優勢。 但是印度的經濟成長一直比中國慢。 不少印度人都會歸因於他們的政府因為太民主而無效能也因此很多優秀印度人移民他國。 日本曾經強盛到直追美國,但是也已因為不斷更換首相,政府無效率與保護主義造成經濟停滯十多年。 就算在民主最成功的美國,也不多選民真的在選賢與能。 美國北部與都會區死忠支持民主黨,南部與鄉村死忠支持共和黨。 筆者在美國不只一次聽到有博士學位的基督教徒死忠窮兵黷武的小布希前總統,這就跟台灣特定族群還死忠貪污定罪的陳前總統如出一轍。 這樣的選民跟投票模式,如何能有好民代跟好官員? 如果沒有好的民代跟官員又怎麼會有好的政策? 如果台灣選民這麼在乎擁有高度自由,就要了解與坦然接受經濟低度成長的風險與後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