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網址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5176

台大論文造假事件使得學術界浮濫掛名、濫發論文、與學術研究的低商業價值等問題重新浮上檯面。政府與大學似乎都同意改革的重要,然而除了理想目標與口號,似乎看不到任何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使用論文發表量來評比教授升等,是國際一流大學普遍採用的制度,廢除這種制度的話,台灣高教將開倒車,大學很可能缺乏學術成績,教授不是賺外快忙到翻,就是閒到享受太多家庭生活。然而有了論文積分升等制後,卻又連部長校長都牽扯入各種研究弊案。本文大膽提出引用「開放式創新」或是「群眾募資」等新模式,改革目前考核教授的制度,希望台灣能將國際學術排名不高的劣勢化為機會,引導學者們從事對台灣社會或是企業有意義的研究工作。

▋企業懸賞、教授挑戰、政府補貼

本文中的開放式創新平台,指的是美國企業利用網路平台外包公司內部的研發計畫,讓公司以外的研究人員從事開發,開發成功的研究人員會得到預先約定的獎金做為酬勞。類似的策略大約在2000年初開始由寶鹼(P&G)等大公司成功採用。2006年隨著網路科技成熟,InnoCentive等多對多的開放式創新平台誕生,任何公司都可以到這一類的網站上懸賞並外包技術研發或是創意發想方案,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都可以去挑選一個自己有興趣與能力解決的案子去挑戰。到了2009年,群眾募資網站Kickstarter 出現,有創意的企業家更可以利用這一類的網站直接向群眾募資,從事風險性創新研究與產品開發。

我認為,這一類的構想可以用於縮短台灣的產學差距。國發會或是科技部可以主導設立類似的平台,讓台灣的企業把適合學術界研發的案子公布。企業只要出一小部分的酬金,其餘的金額可以由政府的研究方案預算來支付。更重要的是教育部要將學者在這個平台上的貢獻,計入學術研究成果積分,做為考評和升等標準。

部分研究方案的主題,也可以由教授決定,但是研究經費改由企業決定是否要贊助以換取研究成果的商業利益(群眾募資模式)。政府對於企業的補貼金額,也可以取決於該企業對台灣的貢獻。換言之,例如台積電等繳稅多、台籍員工人數多且薪資福利好、從事社會公益多、與國家策略發展未來性高的產業,應該優先從這個平台得到較大的補貼與幫助。除了企業之外,政府機關、農漁組織、公益團體都可以透過這個平台找到合適的大學教授與研究人員,幫他們解決與研究有價值的課題。學者的待遇可以獲得部分改善,研究表現評比相對公開透明不再受制於少數學閥,研究主題也可以更貼近台灣的社會利益。

▋別再爭取不入流期刊的發表率了!

這樣的平台應該可以引導應用性領域(例如工學院與商學院)的教授從事對台灣有益的研究。筆者想要強調的是,上述的建議甚至可以取代大多數「非頂級期刊與會議的論文發表」。許多非學術圈中人不知道,其實台灣大部分學者大量發表的某些劣質期刊,甚至是會造成該大學發越多論文、學術聲望與國際排名反而越低。對於在美國一流大學任教的商學教授而言,只要約5-6篇前三名的期刊就可以升等得到終身職。由此可知前三名期刊的「價值」跟競爭激烈。大部分的一流大學的商學教授都不太願意發表在第10名之後的期刊。這樣的外在環境扭曲了台灣的論文發表積分制。因為在台灣頂尖大學,整個系10多個教授可能也只有不超過5篇的前三名期刊論文,而且幾乎全部都是該作者在國外時與指導教授合作的博士論文或是在國外工作時發表的文章。能夠常常發表在第4-5名期刊的台灣學者,就已經是鳳毛麟角的「本土天王」。大部分的人擠破了頭,也只能把文章發表在非前10名的其他百千本期刊上。

更可悲的是,有些茅山術士假扮的泰山北斗,其實只是靠社交手腕,掌握到發表在一兩本不入流期刊的門道,他們靠著大量發論文建立自己的學閥派系以進一步掌握學術資源。這些人其實是浪費納稅人稅金的蛀蟲、阻礙台灣學術界脫胎換骨的業障。

從各部長到中研院長都強調論文發表應該重質不重量,這是正確的理想,但是在台灣不容易落實。因為學術論文通常艱澀冷僻,只有1%不到的專家可以參透那些創新到底價值珍貴在那裡?其他正常人眼中只能看到「那是什麼鬼東西?」世界上最頂級的社會科學期刊審稿制度其實比藝術電影的獎項評比更獨裁與更不透明。不少主編就跟政客一樣審稿充滿權謀算計,大搞學術政治分贓來照顧自己的朋黨與學生,或是與不敢得罪的學術派系利益交換。大多數的頂級期刊都是美國學者為主的評審團隊。也因此一篇研究台灣企業或是社會問題的論文,要上國際好期刊就已經是先天不利。再加上台灣學者通常在人際網路上不容易接近掌控期刊的核心學者,如果只是關在自己的研究室裡專心做研究,事倍功半、做到天荒地老也不會發表在那些期刊上。那台灣政府又為什麼要浪費預算去鼓勵成千上萬名學者浪費心力去拼這些對台灣利益沒有直接幫助的論文發表遊戲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克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